这是设在吉打亚罗士打的稻米博物馆。
稻米博物馆设在有马来西亚粮仓之称的吉打,应该是“实至名归”。
过去我来亚罗士打也爱参观博物馆,看看当地的建筑,和一些古物,也看过收藏了很多中国书画古董盆栽的私人博物馆。不过到稻米博物馆参观是第一次。
而第一次就由我的文友,本地著名的水稻专家何乃健陪同,还为我详细解说,不但让我大开眼界,也增加了很多知识。
博物馆是一个钟形建筑,进了门,就得扶梯而上。楼顶是一个旋转展示厅,四围是栩栩如生的壁画。据说来自北韩的好几位画家在这里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,才把吉打的乡村景色画完,让我们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放眼四望,就饱览了秀色。
吉打是前首相马哈迪医生的家乡,博物馆在他的领导时期奠基,他的功业自然不能不提。画家把他和各位领导画在一起,看得到他在哪里吗?巴达威在哪里?他后方的那位华人又是谁?猜得出吗?
博物馆的内墙也有瓷砖拼贴的农耕图。从播种插秧到收割,去糠舂米都应有尽有,对不知盘中飧的孩子来说,来一遍,听听讲解,就知道粒粒皆辛苦了。
讲到稻田,稻草人是重要的角色。我小时候学校附近有稻田,常看到田里的稻草人日夜呆呆站着,麻雀们也照样飞上飞下。不过我倒没见过农夫养猫头鹰。乃健说养猫头鹰是捉老鼠,这倒是我第一次听说,可见多么孤陋寡闻。
吉打的农田一片碧绿,美丽了游人的眼,田里生长的稻米,饱了人民的肚子。稻米收割后,收在像小屋子一样的谷仓中,就可以待价而沽。这谷仓好可爱,只有小小的门,没有窗,乃健又给我上课了:马来文有句话形容某人向谷仓里的老鼠。哇!这老鼠可幸福了。有住,有吃,真是入了宝山。
马来西亚的稻米好多种,不过我现在爱吃营养的糙米。乃健给了我建议,从今而后,我就买他推荐的牌子的糙米吃。
为了赶赴下午的演讲,我们走马看花博物馆走了一圈。走出博物馆,迎面是亚罗士打的象屿山。乃健又给我上课了,这回是历史细说从头。我真是满载而归呢。
:
3 条评论:
马哈迪尔后面的那位,应该是林良实吧!
何乃健作家,诗写得好,他的作品和稻草,稻米,稻田离不开;很有特色。
吉打是“米乡”。但,有谁晓得我们每天吃的米饭,是农夫们辛苦的血汗呢?谁知盘中饭,粒粒皆辛苦,这一句一点也没错!在这里,想跟大家分享《稻米成长的故事》http://kids.coa.gov.tw/ricestory/index.php
我们太幸福了!希望我们不会再把米饭倒掉。相反的,我们要珍惜,哪怕是一粒米饭,那也是对汗流浃背在稻田里辛勤耕耘的农夫一种无价的回报!
(海帆)
阿杰:好像是陈伯勤呢。
海帆:谢谢你的分享,我们那天还提到你呢。
发表评论